服务热线
177-5061-9273
书香与芸香——一个中国古代智慧的创举
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常谈到某某人出身「书香之家」,某某人家是「书香门第」。但究竟何谓书香?
「书香」之典出于芸草之香。芸草也叫香草、芸香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丛生,秆细,花金黄色,叶为倒卵形、圆形或匙形,表面带白霜,其下部为木质,故又称芸香树。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我国,现在芸草大多产于川、甘、陕、贵、滇等地。它不仅具有特殊的香味,而且还是一种可用的药材,有驱虫、驱风通经的作用,嚼之有辛辣和麻凉的感觉。
古人为了防止蛀虫咬食书籍,便把芸草放置书中,使书不被虫咬。书中清香之气,日久不散,打开书后,香气袭人,故此草深受读书人和藏书家的钟爱,对高雅的典籍赋予「书香」的美称,由此世代流传,指代笃好读书和崇尚文化。比如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诗礼传家」、「耕读世家」等等,都是指代读书人的书卷气和文化氤氲。我国著名的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享有「无蛀书」的美誉,皆因该藏书楼每书都夹有芸香草之故。如今省市级以上的图书馆大多仍用芸草来保护珍贵的典籍。
文献典籍中最早记载芸香草的是《礼记》,此书「月令」篇中说:「(仲冬之月)芸始生。」东汉经学家郑玄对此注曰:「芸,香草也。」晋人成公绥还写有一篇《芸香赋》,说芸香草「美芸香之修洁,禀阴阳之淑精」。芸香辟蠹,成为古人保护书籍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也是一种颇含诗意的举动,因此它每每出现在诗人笔下。唐人常兖在《晚秋集贤院即事》中说:「墨润水文茧,香销蠹字鱼。」唐中晚期著名诗人姚合《偶题》中说:「迟日逍遥芸草长,圣朝清凈谏臣闲。」杨巨源《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则说:「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宋人梅尧臣《和刁太傅新墅十题·西斋》诗有:「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芸草诗情,颇具趣味。
「书香」之典后来被广泛引申,除「芸人」指农人、「芸芸」指众多外,大凡与图书典籍有关的事物都冠以芸草之名,如「芸帙」、「芸帐」、「芸编」,都喻指书卷。「芸签」原指书信,后来也演绎为图书。「芸香吏」则指校书郎,大诗人白居易就曾做过这个官。因书房经常储备芸草以驱虫,故称书斋为「芸窗」,官家藏书的地方则称为芸肩、芸署、兰台(兰台相当于现在的档案馆,早在汉代便有「芸台」的别称)。宫廷中的藏书处称「芸扁」,掌管图书的官署秘书省称为「芸阁」、「芸省」等。
芸香的植物学界定
芸香(学名:Ruta graveolens),别称芸香草、小叶草、小香草、小叶香、鸡鬼草、百应草、香草、臭草、臭艾、臭节草、臭芙蓉、荆芥七及心脏草等,为芸香科芸香属植物。本种种加词 graveolens 意为「有强烈气味的」。叶片的圆形裂片为扑克牌梅花图案的来源。
分布
约150属1000余种。原产地中海沿岸地区,中国南北有栽培,多盆栽。野生的主要分布在贵州、芸香科植物湖北省份。全世界分布,主要产于热带及亚热带。中国共28属约150种,南北各地均有,主要产于西南及南部。山麻黄属和枳属为中国特有属。
形态特征
茎基部木质的多年生草本,落地栽种之植株高达1米,各部有浓烈特殊气味。叶二至三回羽状复叶,长6-12厘米,末回小羽裂片短匙形或狭长圆形,长5-30毫米,宽2-5毫米,灰绿或带蓝绿色。
花金黄色,花径约2厘米;萼片4片;花瓣4片;雄蕊8枚,花初开放时与花瓣对生的4枚贴附于花瓣上,与萼片对生的另4枚斜展且外露,较长,花盛开时全部并列一起,挺直且等长,花柱短,子房通常4室,每室有胚珠多颗。果长6-10毫米,由顶端开裂至中部,果皮有凸起的油点;种子甚多,肾形,长约1.5毫米,褐黑色。花期3-6月及冬季末期,果期7-9月。染色体数2n=72,81。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最适生长发育温度22-27℃,极端气温下降零下到9-11℃,地上部分冻死,地下部分能安全越冬。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年降雨量900-1800毫米的地区适宜生长。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或壤上栽培为宜。忌连作。
栽培技术
我国南北有栽培,多盆栽。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壤土为佳。种子直播,每穴2-3粒,植株间距20-50CM,植株可随渐长后,而加以收藏开距离,植物会长的较茂盛。,春天时直接播下种子或是用插枝的方式,都可以轻松栽培每季施肥一次,充分浇水,此植物易生长,所以适时浇水、苗或修剪就可生长很好。
经济价值
药用植物根系发达,支根多,根皮淡硫磺色。功效芸香枝及叶均用作草药。味微苦,辛。性平,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治感冒发热、风火牙痛、头痛,跌打扭伤。又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粘膜炎。种子为镇痉剂及驱虫剂(蛔虫)。据实验,茎叶的水提液和酒精浸取液对溶血性链球菌、尤以黄金色葡萄菌有显著抑制作用。枝叶外用擦皮肤引起皮肤红肿。也是一种兴奋刺激剂,主要刺激子宫及神经系统,故孕妇不宜服食茎。诸葛草(《种子植物名称》),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四川中药志》),茅草筋骨(《重庆草药》),香茅草、臭草、韭叶芸香草、射香草、细叶茅草、野芸香草(《云南中草药》),石灰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夏末秋初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晾干。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阴干或鲜用。每次2~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叶的浸泡液用于洗眼睛可消除疲劳,曾为达文西和米开朗基罗所用。
毒性
由于本种可作为兴奋刺激剂及具有毒性,如大量误服,可引致胃痛、呕心、呕吐、肠胃炎、抽搐、出血、流产、意识模糊及甚至死亡,尤其孕妇不宜服食,因会刺激子宫及神经系统。于欧洲及印度作为流产之用。本种的汁液因含感光性化学成分呋喃香豆素,于阳光下接触汁液有机会引发光毒性反应,导致皮肤红肿起水泡、色素增加及表皮增厚等,并含有柠檬油、桉油精及香豆素等可致敏成分,应避免直接接触其汁液。
化学成分
全株含精油,主要是:7-甲基壬酮、甲基庚酮、甲基庚醇、甲基壬醇及微量的L-柠檬烯及L-蒎烯等。 又喹啉生物碱: 茵芋碱(skimmiamine)、芸香碱(rutamine)等和吖啶(acridones)类生物碱:山油柑碱(acronycine)等。又含不少于30种香豆素如:芦丁(rutin)、芸香素(rutarin)、芸香苦素(rutamarin)等,其中芦丁的含量高达2%,种子含脂肪油。全草含酸性皂甙类物质、鞣质、蛋白质、粘液质、苦味质,糖类及酚性物质。鲜草含挥发油0.7~1.0%,叶含挥发油约1.8%,花轴约0.5%,茎少于0.05%。挥发油中含胡椒酮40~50%、蒈烯-4:20%、牻牛儿醇10%、牻牛儿酸乙酯10%,尚有牻牛儿醛、柠檬烯等。
药典记录
辛,苦,凉。
《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无毒。"
《云南中草药》:"辛微苦,微寒。"
《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筋骨酸痛及腹胀作痛。"
《重庆草药》:"治风湿麻木。"
《云南中草药》:"清暑透表,利湿和胃。治伤暑,夏月感冒,淋症。"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解暑,芳香健胃。治咽喉哑痛,中暑,胃脘饱闷,疮毒溃烂。"
芸香科(rutacaceae)及其近亲属的历史生物地理学,特别在太平洋地区分布的进化史
在大多数太平洋群岛上都有这种植物,非常适合研究太平洋生物地理学。主要目的是推断蜜茱萸属(Melicope)及其亲属的年龄、地理起源和殖民模式。我们对芸香科16属164种332份标本的3个核标记和2个质体标记进行了测序。进行了系统发育重建、分子定年、祖先区域重建和多样性分析。两个主要的分支(山油柑属-蜜茱萸属和吴茱萸属(Euodia))起源于大洋洲,冠年龄为中新世。分化率在各亚支之间存在差异,吴茱萸属谱系的分化率最低,夏威夷蜜茱萸属谱系的分化率最高。马达加斯加和马斯卡林物种形成了一个分支,在上新世/更新世从它的东南亚亲戚中分离出来。在太平洋岛屿上至少发生了8次殖民。除了夏威夷人以外,所有殖民的时间都与岛屿的年龄相一致。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新喀里多尼亚已经成为太平洋岛屿上梅里科佩支的殖民地。蜜茱萸属表现出高度的分散性,并曾两次殖民偏远的群岛,如南岛和马克萨斯群岛。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的岛屿被殖民化可能比现在的主要岛屿的年龄更早,而对考艾岛的最初殖民化发生在夏威夷谱系分裂成两个亚分支之后。更广阔的生态位和对鸟类传播的适应可能是山油柑属-蜜茱萸属分支比吴茱萸属分支的物种丰富度更高的原因。
芸香作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活性化合物来源,可促进和恢复神经功能
营养保健品一直以其在古代医学中的治疗效果而闻名,并且在引入现代化学和药理学之前一直是主要的治疗药物。然而,它们的使用并没有被驳回,而是实际上在科学界获得了新的赞誉,特别是它们对中枢神经系统 (CNS) 的功效。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制以及驱动神经退行性过程的分子正在被发现。一些天然化合物可以与这些分子相互作用并干扰阻止最终导致神经元细胞死亡的级联反应的病理途径,这并不奇怪。植物芸香在药物化学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对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的有益作用,也因为存在大量属于不同类别的天然产物的化合物,包括可能能够促进神经保护。在植物提取物的所有成分中,芦丁——即使不是最丰富的,也是高度丰富的——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生理学产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对神经毒性特别有效。芦丁已被证明在各种神经变性实验环境中具有保护作用。最后,已经显示芸香的水提取物 (RGWE) 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死亡,但不诱导神经元细胞死亡。此外,它还促进细胞周期的重新进入和神经元细胞的分化。这种特性代表了在病理条件下促进神经可塑性的有前途的工具。
芸香的植物化学和药理特性
芸香(Ruta Graveolens)被称为 Rue。芸香提取物和精油是药物开发的重要领域,在许多国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长期以来,芸香一直被用于缓解疼痛、眼部问题、风湿病和皮炎的传统药物。芸香最近已被证明具有抗菌、镇痛、抗炎、抗糖尿病和杀虫活性。芦丁(Rutin)、槲皮素(quercetin)、补骨脂素(psoralen)、甲氧基补骨脂素(methoxypsoralen)、芸香吖啶酮(rutacridone)、芸香吖啶酮环氧化物(rutacridone epoxide)和芸香吖啶酮二醇(gravacidonediol)是从该植物中报道的植物化学化合物。α-蒎烯、柠檬烯和 1,8-桉树脑被确定为芸香精油的主要单萜成分。由于该植物易于采集、分布广泛且生物活性显着,该植物已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地中海地区的药物。本文介绍了有关芸香的植物学、化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综合分析信息。
A.芸香吖啶酮;B. 芸香吖啶酮环氧化物; C. 芸香吖啶酮二醇;D.芸香碱(Graveoline).
芸香总黄酮及其提取物对大鼠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素的影响与合成药物比较
芸香(Ruta graveolens L.:芸香科)是一种药用植物,在美洲、亚洲和欧洲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到目前为止,已经从该物种中提取和鉴定了120多种不同的植物化学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这使其在传统医学和合成药物的制造中具有价值。由于其具有特有的、潜在的药理作用,本研究以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别嘌呤醇、二甲双胍为对照,考察了其总黄酮、黄酮类和非黄酮类提取物对STZ-糖尿病大鼠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素的口服作用。该植物的地上部分是从伊朗Yazd附近收集的,在阴凉处干燥,粉碎,用70%的乙醇提取,分三步进行。经旋转蒸发制备总黄酮和总黄酮,计算出所需剂量。采用二维层析、薄层色谱和TLC Scanner3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获得了阿托伐他汀、别嘌呤醇和二甲双胍,并制备了合适的剂量。36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12组(n=3):对照组、合成药物组、总黄酮组、STZ-糖尿病组、合成药物组、总黄酮组、糖尿病组,称重。所有大鼠在特定时间口服2周。麻醉后测定二级大鼠体重并进行无偿献血。然后,用商品化的酶标仪试剂盒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素。所有数据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芸香地上部分含有黄酮类化合物C和C-/O苷,黄酮类化合物硫酸盐,无苷元。芹菜素、黄霉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杨梅素、槲皮素、芦丁和牡荆素均存在于该物种地上部分。有效物质含量为329.99 g/kgDW,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257.7 g/kgDW。二甲双胍治疗组和黄酮类化合物对照组大鼠血糖最低。芸香总浸膏治疗糖尿病大鼠的血胆固醇、尿素和葡萄糖水平最低。对照糖尿病大鼠肾损害最高,而植物总提取物治疗STZ型糖尿病大鼠肾损害最小。结果表明,芸香芦丁提取物及其芦丁具有降血糖、降血脂、胰岛素和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芸香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有效的天然降糖药物。它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抗氧化剂,保护肾脏免受肾功能衰竭。研究芸香化合物单独或与合成药物一起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是有用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膳食配方。
芸香:植物化学、药理学和生物技术
芸香(Ruta graveolens L.),俗称芸香,是芸香科的一种多功能草本植物。它是一个丰富的次生代谢物来源,主要有香豆素、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由于其多样的药用特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植物提取物和挥发油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避孕、抗炎、抗菌、解热、抗氧化、镇痛、降血糖、清除自由基、降压、抗病毒和抗疟原虫作用。对人细胞系进行的体外实验表明,芸香中的呋喃吖啶酮和吖啶酮生物碱具有抗癌潜力。已经开展了快速克隆增殖的体外方法。毛状根培养的应用已有效地观察到有利于提高该植物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生产。文献综述表明,由于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潜力,是制药业关注的植物品种。
芸香中的植物化学物质激活 TAS2R 苦味受体和参与味觉和伤害感受的 TRP 通道
芸香(芸香)是地中海地区的一种自生植物,具有强烈的香气和非常强烈的苦味,用于美食和民间医学。我们从芸香的叶、茎和果实中分离出芦丁、芸香素、三种呋喃香豆素、两种喹啉生物碱、一种双香豆素和两种长链酮。苦味和化学感官特性已通过体外试验评估了 20 个 TAS2R 家族受体和 4 个参与味觉和伤害感受的 TRP 离子通道。在生物碱中,茵芋碱(skimmiamine)作为 T2R14 的特异性激动剂具有活性,而香草木宁碱(kokusaginin) 不激活任何受试受体。呋喃香豆素以不同程度的选择性激活 TAS2R10、14 和 49,以及 TRPA1 体感离子通道。芸香苦素(Rutamarin) 是 TRPM5 和 TRPV1 的激动剂,也是 TRPM8 离子通道的强拮抗剂。
1、芦丁(rutin);2、芸香苦素(Rutamarin);3、佛手内酯(bergapten);4、花椒毒内酯(氧化补骨脂素)( xanthotoxin);5、异茴芹素(Isopimpinellin);6、邻甲基西瑞香素(O-methyl-daphnoretin);7、香草木宁碱(kokusaginin);8、茵芋碱(skimmianine);9、2-十一酮(2-undecanone);10、2-壬酮(2-nonanone)
参考文献:
[1] Marc S. Appelhans,Jun Wen,MarcoDuretto,Darren Crayn,Warren L. Wagner. (Rutaceae) and its close relatives witha special emphasis on Pacific dispersals.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2018, 56(6): 576-599. doi.10.1111/jse.12299.
[2] Luca Colucci-D’Amato, GloriaCimaglia, Ruta graveolens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neuroactive compounds topromote and restore neural functions, Journal of Traditional and ComplementaryMedicine, 2020,10(3): 309-314.doi.10.1016/j.jtcme.2020.05.002.
[3] Asgarpanah, Jinous & R,Khoshkam. (2012). Phyt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Rutagraveolens L. Journal of Medicinal Plants Research. 6. 10.5897/JMPR12.040.
[4] Noori M, Jafari M, Azimi H,Node-Farahani M. 2019. Effects of Ruta graveolens total and flavonoids extractson rat blood glucose,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s and urea comparing syntheticdrugs. Nusantara Bioscience 11: 23-29.
[5] Malik S., Moraes D.F.C., doAmaral F.M.M., Ribeiro M.N.S. (2017) Ruta graveolens: Phytochemistry,Pharmacology, and Biotechnology. In: Jha S. (eds) Transgenesis and SecondaryMetabolism. Reference Series in Phytochemistry. Springer, Cham. https://doi.org/10.1007/978-3-319-28669-3_4
[6] Mancuso G, Borgonovo G,Scaglioni L, Bassoli A. Phytochemicals from Ruta graveolens Activate TAS2RBitter Taste Receptors and TRP Channels Involved in Gustation and Nociception.Molecules. 2015; 20(10):18907-18922. https://doi.org/10.3390/molecules201018907